皇上不成她这当口她还会笑,皱眉道,“你笑什么?”
滔滔不疾不徐一躬身,“回禀陛下,妾替黎民百姓高兴。”
皇上知她素日便有许多新鲜话儿说,想看看她这次能说什么,便一挑眉说道,“说来听听。”
“妾读《唐书》时看到,一日唐太宗下朝后,面有愠色,对长孙皇后说,‘魏征每廷辱我,朕必杀此田舍翁。’”
“你要劝朕息怒?”
滔滔摇摇头,“唐太宗以英明著称,被谏官驳了面子,下朝后还欲杀之而后快,而今官家被包大人驳了面子,只是略有不忿,可见官家比唐太宗更要英明神武许多,难道这不是黎民百姓之福吗?”
皇上本以为她要用这个典故来劝自己“从谏如流”,不想她竟扯了这顿歪理邪说,偏偏还让人十分受用,不由转怒为笑,道,“你给朕扣这样一顶高帽,朕若再生气,岂不是有违你这明君之说,哈哈!”
被她插科打诨几句,皇上怒气稍平,将茶盏端起来,吹一吹喝两口,看向滔滔,“你一个小小女子,读书倒挺杂,经史子集竟都有涉猎。”
“雕虫小技,皇上宽厚,才不与我计较!”滔滔谄媚一笑,将皇上哄的越发高兴。
皇上须臾垂头思索片刻,叹道,“罢了,便从包拯所谏吧。”
“陛下英明。”
“是长孙皇后劝谏有功。”皇上心情转好,随口说道。
滔滔闻言,心里咯噔一下,这话也是随口说的?趁收茶盏的空当,向他一打量,见他面色淡然,与素日闲聊时无异,倒也不好再说什么,只得将茶盏递下去,命人换新茶上来。
皇上心绪平稳,伸伸手臂便埋头批阅奏章。滔滔闲来无事,便信步踱至三足香鼎前,伸出右腕试试,只觉已是火气幽微,便轻轻将香炉打开,将御制薄瓷“隔火”取出,轻轻添上一块银丝炭,用细香灰填埋好,戳些孔洞,再将“隔火”放回,添上一块苏合香,将炉门关上。
须臾,苏合香特有的清淡甜香便徐徐散开。秋风已凉,宫内窗棂上都已将窗纱卸下来,重新裱糊了厚实窗纸,因此殿外风声一阵紧似一阵,殿内却是香烟袅袅,氤氲着一派祥和。
滔滔靠窗偎着,托腮出神,今年自入夏起,又是暴雨又是旱灾,好容易快到年底才能清净些。明年……十三哥会求皇上赐婚吗?
忽然又想到前几日,苗昭容跟娘娘说悄悄话儿时,隐约说十一哥近日十分颓废,醉于酒色,令皇上大为不满,几乎已将他排除太子候选之外。
范姑娘已是长伴青灯古佛,一向谦谦君子,温润如玉的十一哥又被传沉迷于酒色,哎,这一对苦命鸳鸯。
滔滔不由叹一口气,一抬头发现皇上正出神盯着自己,不知已看了多久,心里微微一跳,略有些赧然。
“朕想着,《唐书》乃前人所纂,纪次无法,详略失中,若命人秉孔子修春秋之意,从体例、剪裁、文采等各方面进行完善,重新成书,定然是极好的。”皇上忽然起身,行至滔滔面前说道。。
滔滔闻言来了兴致,略一思索,赞同道,“官家圣明。”
因殿内温暖,滔滔早解了大氅,只穿着白地宝相梅花织锦褙子,越发衬得她双眸澄澈,肌肤白腻。皇上回手将腰间系着的羊脂白玉佩解下来,递给滔滔,道,“跟你说会儿话,朕心情轻松许多,这个给你。”
滔滔好奇接过,只觉触手温润,细细一瞧,见比手掌心略小一圈儿,洁白无瑕如婴儿肌肤一般,雕着流云百福,系着金线丝绦,精致名贵。
“白茅纯束,有女如玉。”滔滔闻言,猛地一怔,抬头见皇上唇角含笑,柔和目光中竟夹着一丝暧昧缠绵。
哪怕她再迟钝,皇上如此明显的意思她也能明白了,只觉得手中玉佩变成一块烫手山芋,既接了又不能再递回去,皇上眼睁睁瞧着,也不能放下,渐渐的双颊飞红,轻轻咬着嘴唇,许久才屈膝道,“谢官家赏赐。”
滔滔受此一惊,心中簇簇乱跳,再也坐不住,便躬身请退。待皇上一点头,她便像得了赦令,飞一般逃出钦明殿。
从殿内出来,她手里捏着那块玉,眼睛直勾勾盯着前方,心乱如麻,无论如何想不通,皇上怎得突然动了这般心思?难道是从上次被瑜柔算计时留了心?
想到范姑娘和徐姑娘,滔滔竟抖得站不住,凉风一吹,她身上发寒,牙齿都打着颤,这才发觉出来得仓促,大氅落下了,思前想后,却也没勇气再踏入钦明殿半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