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被击败,而且银甲军和羽箭军还被凌玉收入囊中。
花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才拿下来的几大城池,凌玉在几天内就一一收复。
天下人众目睽睽,江南庆王叛乱声势如此浩大,内阁大员们都束手无策,甚至提出划江而治的屈辱主意,就在别人以为云朝将四分五裂之时。
凌玉一个人却把乱给平了。
这是何等的能力,何等的勇气,何等的本事。
普天之下,绝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做到。
天下人就算全瞎了眼,也至少都听过凌玉的丰功伟绩,知道当初的北疆凌少,如今成了江南凌少,却一样的厉害,一样地惊世艳才,一样的了不起。
云朝内外两大危机,立刻就变成只有北疆之乱了,南方这边庆王叛乱已定,各个州县的官员也各归其位,看似平稳了下来。
但只有京都那些大员才知道,局势虽看起来安稳,但并不比庆王叛乱时好多少。
现在京都内阁大员们基本上都晓得凌玉的真实身份就是英宗,但严党和逃窜回京都的凌实都心照不宣的将这事实给遗忘了。
凌实早就和凌玉撕破了脸,他们之间当然是不死不休的局面。而严山高所率领地严党在此事中原本摇摆不定,但南方一定,却突然又力主景王登基。
看来道宗已经感到了凌玉的强大压力,要全力出手对付他了。
但朝廷无能为力,道宗也无能为力。
因为凌玉已经成了江南王。
庆王确实是倒台了没错,各个府县衙门的官员也已经归位,但如今在南方,谁手上的兵马最多?
自然是凌玉。
他手握十万赤甲军,再加上投诚的四万银甲羽箭军,俨然一方霸主,并不比当日的庆王差。
而在江南,谁掌握的城池最多?
自然也是凌玉。
江州在凌玉自己的控制之下,南昌、九江、安庆等城,都在徐季、戴汝昌和伍定文的控制下,而千万不要忘了,在安庆败退后,沈廉可是逃入了南京城,而陪都南京早就被那批烈虎骑给牢牢攥在手里,南京城的六部官员都受到凌玉控制,说句不好听地,他若想再称帝,可比庆王要简单的多。
而如今云朝天下,谁的知名度最高,谁声望最隆。毫无疑问,当然是凌玉。
除了以前明教百万信徒之外,现在更多了弥勒教效忠凌玉,天下四大教派里,凌玉已得其三,可谓尽掌天下人心。
更何况凌玉已一人之力平定江南大乱,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官员士子都把凌玉当成神人一样的拜。
庆王之乱才定,从民间到朝堂,就有一个新的声音。要平定北疆之难,唯有凌少才可以。
平民老百姓对凌玉的是迷信,觉得这位凌少在北疆时就已经取得数十年难遇的归林大捷,而又轻松干掉庆王,可谓战无不胜,要对付区区蛮人,当然是手到擒来。
而各方封疆大吏则冷静许多,他们深知目前的局面。北疆的战事已经千钧一发,以谭盾他们写来的战报看,同州快要粮尽,而城墙多处被击破,现在完全是双方用性命在搏杀,随时都有可能被蛮人击破。若没有增援地话,五大名将再也撑不了一个月了。
但云朝内哪里还有兵马可增援,唯一能用的大军,都在凌玉的手中,那十五万精兵相当于三道兵马,又有银甲军、羽箭军、火铳军和烈虎骑,再加上凌玉所掌握的妖兽,完全能够与蛮族匹敌。
而再者说,凌玉现在盘踞江南,虽然暂时没有称皇的打算,但保不齐哪天江南王做逆了,想要定都南京,那不又是一场叛乱么。所以封疆们地心思,是把凌玉尽快调离江南,反正北疆穷山恶水,想称王就称王去吧。
朝堂如此一致地呼声,真是百年难遇的情形,内阁无奈之下,只有急招凌玉进京商讨北疆之事,但凌玉却充耳不闻。
奉召?奉谁地召?
简直就是个笑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