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义优势放大到极点,而且力排众议,定都关中,将朝廷视为争霸天下的一方势力,有壮士断腕的魄力,更有面对现实的勇气。更别说平等对待武人,对关东、关西人一视同仁了。
这正是很多读书人欠缺的务实态度,他们总觉得道义在手便可横行天下。士孙瑞是士人,但他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关西人,对关东人的自负不能认同,对关西人被无端压制也心有戚戚,总觉得有失公允。荀彧能够正视这个问题,并着手试图解决,很对他的心思,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。
这就是他亲自来劝王允的原因。他曾是王允的得力助手,堪称至交,放眼天下,现在能劝得住王允的大概也只有他了,真正了解王允心思的人也非他莫属。
士孙瑞解说完荀彧的计划,也不催王允表态,而是耐心地等着。他知道王允只是固执,眼光还是有的,否则郭泰不会评他为王佐之才。现在两代王佐交接,心理上的排斥和敌意在所难免,但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,都是为了天下,为了苍生,为了儒门的未来,而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。
王允是党人,荀彧何尝不是党人,荀家可是汝颍有名的党人豪强,从荀淑起就与党人关系密切。
王允半天没有说话。他不喜欢荀彧,荀彧的计划也与他的计划不尽相同,但是他不能说荀彧的计划不好,他甚至觉得荀彧的计划是天才般的构想,而立之年就有这样的见识,不愧是何颙认定的王佐之才。
王允不知不觉的叹了一口气,神情黯淡。荀彧的计划和他的布局最大的区别就是尊王,荀彧放弃了袁绍,决定尊崇朝廷。可想而知,一旦荀彧掌权,朝廷就会将袁绍视为最大的敌人。也许是荀彧没有士孙瑞明说,也许是荀彧说了,但士孙瑞有所隐瞒,他们没有提如何应付袁绍,可是他一眼就看出,荀彧的这个计划中最大的对手不是孙家父子,而是袁绍。一旦孙家父子向朝廷称臣,下一步就是围攻袁绍。
这几乎是必然。孙家父子虽然表现抢眼,但他们的根基太薄了,没有像袁绍那样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底气和实力,向朝廷称臣,将朝廷的注意力转移到袁绍身上,伺机从中取利,应该是他们最好的选择。
“君荣,袁绍可是我们党人的希望。”王允几乎是在恳求。
士孙瑞淡淡地说道:“是的,我们都曾经这么想,荀彧又何尝不是?他是先去了邺城,再来的长安。他这样的俊秀从邺城来到长安。他与天子也不是一见如故,而是相处数月,又深谈数日之后才做的决定,你不觉得这已经能说明问题了吗?王公,我们都看错了,袁绍不是我们希望的明主,他欺骗了你,他欺骗了我们,欺骗了天下人。”
他顿了顿,又长叹一声:“王公,我最近常常梦见袁太傅,你觉得袁绍将来会如何对待此事?黄泉之下,我们如何面对袁太傅?为了袁绍,袁家数十口死于非命,我们真能问心无愧吗?”
王允紧紧地闭上了眼睛,脸色灰败,气息粗重如牛。过了半晌,他突然身体一挺,一口鲜血喷了出来,胸前一片殷红,触目惊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