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远望见十柳草庐,吴岑便扬手一鞭,坐下马儿吃痛,四蹄翻飞,卷起落叶无数,眨眼间庐门就在眼前,吴岑也不慌张,口中轻“吁”一声,手下用力,缰绳一紧便是一个急停,他也不等马儿停稳就飞快地甩蹬下马,把缰绳向随从手里一塞,便闪身进了草庐。
这一系列动作,吴岑做的熟稔至极,迅捷的同时又如行云流水般悦目好看,再配上一袭随风飘起的白衣,说不出的潇洒出尘。
陶花涧坐在一旁树干合抱的大柳树上,望着消失在草庐内的白色人影,忍不住捋着胡须点了点头,这个年轻人,不错。
有他陪着清河,清河也会快活一些吧。
陶花涧低低地叹了一口气,想到那个温雅聪颖的大徒弟,从未皱起的眉头也渐渐拧了起来,他这个大弟子,不仅身世坎坷,还身负顽疾,曾经有个名医说过,清河胎里带病,必活不过二十五岁,他起初还不信,如今看来,是真的却有其事了。
可叹清河还如此年轻,天分又高,人又勤奋,最可贵的性情极好,淡泊名利,宽仁忍让,最合陶花涧的心意,得他倾力相教,是他名副其实的关门弟子。
陶花涧生平最自豪的一件事,就是培育出了苏清河和东方阡陌两个人。
他虽是燕地大儒,但却不肯出仕,只愿纵情山水之间,泛舟小湖之上,怡然自得,最是淡泊的一个人,同时,也是个非常懂得生活的人。
人活着,快活就好,官场尔虞我诈,大费心神,不是他的所爱啊。
陶花涧也总是将这种心境传给两位弟子,而二人之中,做的最合他心意的,还是苏清河。
东方阡陌天分虽高,终究是少年心性,爱慕名利贪恋繁俗,最后不听他劝,终于远游而去。只有苏清河,几十年如一日早十柳草庐伴着他,其实,只要苏清河愿意出去,什么也拦不住他,凭他的才干,五湖四海尽可去得,什么身世什么麻烦,有他陶花涧的亲身教导,也绝对难不住他,但清河留了下来,且从无怨言,就算是隐姓埋名也毫不在意,这才是他的弟子啊!
然而眼下,自己最得意的弟子却在一步步迈进生命的终结,终于叫陶花涧这个逍遥了一辈子的人,也开始焦虑了。
他寻遍了信都医师,也未找出治愈苏清河的法子,使遍了天下的名贵药材,也仍是保不住苏清河的元气,从未发过愁的陶花涧,真的束手无策了。
而陶花涧排解忧虑的方式之一,就是爬树,登高望远,视野的开阔自然带来心境的清亮,是他常用的解忧办法之一。
今日又上树,恰逢吴岑前来,叫陶花涧看了个正着。
清河近日交了个好友,陶花涧是知道的,只是他却不知,徒弟的友人竟是个如此出众的人物,果然是他的好徒弟,眼光不错。
对苏清河的病症早已束手的陶花涧,此时的心愿唯有叫苏清河过得快活些,苏清河一直深居简出避人耳目,让以前的他几乎没有朋友,身边除去泉吟和东方阡陌,唯一认识的友人,便是那个杜家小娘子了。
苏清河与杜家娘子相交莫逆,陶花涧是乐见的,杜家小娘子见识不凡,果决豪爽,言行举止虽有些出格,但却毫无粗俗之感,兼且学识丰富口才了得,见解之高,有时连他都自叹弗如,又是真性情示人的好女子,因此也深得陶花涧的欢心,可惜啊,她最近却很少来了。
说起来,那杜家小娘子少来十柳草庐的原因,还是拜这位白衣秀士所赐呢。
陶花涧虽是山野闲人,老练之处却是少有人及,得意弟子的朋友,他自然要多多了解,所以那吴岑的身份,很早就被陶花涧识破了,现在想来却忽然觉得有趣,陶花涧便呵呵笑了起来,这一笑,心绪便豁然开朗。
眼见天色渐沉,秋风更劲,陶花涧便思量着该下树去,都是一把老骨头了,被风吹下来摔着了,可不是小问题。
吴岑这些日子常来十柳草庐,对那路径早知晓的一清二楚,他是来找苏清河的,便直奔苏清河住的屋子,一进屋,果见一条修长的白色身影正在里面,只是背对着他,不知道在摆弄桌上的什么东西。
“苏兄,在做什么?”
吴岑也不敲门,直接登堂入室,他与苏清河也算是知音,二人俱是学术型人才,又同时气质出众,虽然一个温和一个冷然,貌似水火不容,实际上偶遇之下稍一接触,便早已惺惺相惜,可谓一见如故,因此敲门这些小节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